再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我顿悟了7种强者思维
何谓强者?作家当年明月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,总结无数英雄人物的经历,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:千回百转,千锤百炼,矢志不改,如此而已。翻开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你会发现,从朱元璋到朱棣,从郑和到徐霞客。那些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强者,无一不是这样的品性。在他们短暂而辉煌的人生里,也曾经历过无数的失败、挫折和痛苦。但最后他们又奇迹般地解决了所有难题,改写了自己的命运。这背后成就他们的,就是强者思维。拥有这种思维的人,永远不会被一时的困境所困。1朱元璋思维:要么不做,要么做绝《明史》中曾这样评价朱元璋:“盖明祖一人,圣贤,豪杰,盗贼之性,实兼而有之者。”朱元璋,他既是圣贤,也是豪杰、还是一个地痞,在他身上,豪气和匪气并存。他生于乱世,起于草莽,一生戎马,尝尽无数艰辛。贫寒时,他是无立锥之地的乞丐。历经磨难,九死一生后,他得以逆袭,成为坐拥天下的君王。这些艰难的岁月里,一直支撑他的,就是一股“要么不做,要么做绝”的信念。刚参加农民起义时,他凭着出众的军事才能,打败了实力数倍于他的对手。但他没有沾沾自喜,偏安一隅,而是一路征伐,一举开创了大明王朝。坐上皇位后,他手底下的人,又是如胡惟庸、蓝玉一般的权臣悍将。朱元璋没有犯怵,他先是处处隐忍,步步谋划,而后找准时机将这伙人一击即杀,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稳固江山。有一句老话说得好,开弓没有回头箭。打定主意做一件事情,就要不动声色,将它做到极致。如果一遇挫折便半途而废,终将难逃一事无成的命运。真正聪明的人,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,并为之全力以赴。也只有这样的人,能在茫茫前路中,踏上那条专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。2朱棣思维:风生水起,全靠自己当年明月曾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,讲述过朱棣的身世。朱棣,朱元璋第四子,由于母亲身份卑贱,他自出生起就遭受了诸多不公平待遇。朱棣在战场上屡立军功时,朱元璋视而不见,偏疼长子朱标。朱标病逝后,朱元璋也没正眼瞧过朱棣,转而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。在这种爹不疼、娘无势的悲惨境况下,朱棣从小就知道了,要想得到什么,必须靠自己争取。所以在朱允炆继位后,朱棣便不再隐忍,开始筹划自己改变命运的大计。他先是从北平揭竿而起,经三年多“靖难之役”,从北平打到了南京,一步一步地,走上了权力巅峰。成功夺位后,朱棣又励精图治,修永乐大典,派遣郑和下西洋。凭此两件大事,他成功改写了后世对他的评价。朱棣的一生,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八个字:风生水起,全靠自己。老天不眷顾你的时候,你还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,去写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。就像雪漠禅师说的:命运看似牢不可破的大网里,总有不甘平庸的漏网之鱼。当你努力挣脱了命运的束缚,便能成为那条任何深渊也困不住的鱼,在自己的天地里任意遨游。3郑和思维:向下扎根,沉默生长梁启超曾说:郑和之后,再无郑和。从这一句话,你便知郑和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威望和影响。可你一定想不到,做出如此伟大功绩的郑和,曾经也只是一个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。《明朝那些事儿》里记载,郑和从幼时起,就对航海非常向往。在别人都在读圣贤之言时,他早已学会了丰富的航海知识。然而紧接着,他就因为战争被俘,被阉割成了太监。后来又被编入军中,饱受了战争之苦。但这些悲惨的遭遇,没有磨灭郑和心中的希望和信念。他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,还不断继续学习航海知识、锻炼体格,等待着自己的机会。终于在后面一次战役中,他立下了大功,受到了朱棣的赏识。后来朱棣建国,为扬国威于海外,他决定派遣一支庞大的舰队进行远洋航行。而航船的统领,他第一个就想到了有着丰富航海知识,还久经战争磨砺的郑和。郑和因此得偿夙愿,完成了划时代的航海壮举。尼采说过:谁终将声震人间,必长久深自缄默;谁终将点燃闪电,必长久如云漂泊。任何人成就大事之前,必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和蓄力。也许这个过程,布满了苦难与荆棘;也许经历的很多事情,也并非如你所愿。但你若在摸爬滚打中锤炼出了真本事,你的机遇也会随之而来。3王阳明思维:凡事磨你,必能渡你人生不如意之事,十有八九。对于王阳明来说,这种艰难之事,更是数不胜数遭廷杖、下诏狱、贬龙场、功高被忌、被诬谋反,任何一件,都让他吃尽了苦头。但王阳明没有抱怨沉沦,而是把它们当作了命运的洗礼,以此不断锤炼自身,最终他才成为了圣人。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有一节写道,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,被贬到了瘴气遍布的贵州龙场。与他同行的人,一个个都在忧心恐惧中死去。王阳明却还能宽慰自己:目见荒荒,心向明日张。虽然眼前一片晦暗,但他的心中却盛满了光明。他找到一处山洞栖身,白天开荒种菜,晚上打坐读经,渐渐地,他对世事看得越来越清明。三年之后,他终于得以心学大成,立地成圣。王阳明曾说:人间道场,淤泥生莲,世间磨难,皆是砥砺切磋我也。他从苦难中走来,裹挟着风风雨雨,却在困境中活出了另一种乐观从容。我们在遭遇失败或打击后,也会历经一段灰暗痛苦的时光。这些艰难与坎坷,正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。就像一句话所说:凡是经历,皆是成长。以一颗强大的内心,去战胜所有困难。这个过程,也将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。5于谦思维:人活一世,图个干净当年明月曾用一段话高度评价于谦: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,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,是值得钦佩的。而如果他还能做出一些成就,那么我们就可以说,这是一个伟大的人。于谦,便是那污浊的世道间,一个真正活得强大且干净的人。他从小便立下了以身许国的志向,历经数十年磨砺,才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。身居高位后,他清廉正直,为官几十年间,从未贪污受贿,始终是两袖清风。当时他所在的官场,贿赂公行,别人也劝他打点上级,但于谦不肯同流合污,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。后来国家最为危难之际,贪官污吏都只顾奔逃,只有于谦挺身而出,承担天下兴亡,光明磊落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。庄子曾说:至人之用心若镜,不将不迎,应而不藏,故能胜物而不伤。在这泥泞的人间,只有始终心明如镜的人,才能抵抗一切污浊。不管世道如何黑暗,你我也当像于谦一样,干干净净做事,清清白白做人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与这个污泥般的世界对抗,而不被其所伤。6张居正思维:方圆做人,厚黑处世在历史上,张居正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。追捧他的人,称他是风雨中的独相,治世里的孤臣。反对他的人,则说他是一个大奸臣,不折不扣的伪君子。而我更赞同当年明月对他的评价:他不是好人,也不是坏人,而是一个复杂的人。张居正长于纷繁复杂的世道,他自幼聪颖,身负绝学,虽出身寒门,却终成大器。他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,以一己之力,扶持明朝于将倾之际,使明朝灭亡推迟了将近四十年。同时他也是一个独断专行、表里不一的人,在道德层面,他并不高尚。但也是从他身上,我看到了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,很多人和事都有中间的灰色地带。而一个人真正的成熟,就是允许灰色的存在。常言道,无方难立人,无圆难成事。一个人立身处世,若只论黑白,行事必难遭受极大的阻碍。圆融处世,老练做事,才能左右逢源,游刃有余地穿行世间。7徐霞客思维: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在说完诸多帝王将相的光辉历史后,当年明月在书的最后,还讲了一个人的故事。这个人,就是徐霞客。从世俗的角度来说,徐霞客算不得一个成功的人。他自20岁后,就一直在游历的路上,没有考取过功名,也没有谋得过一官半职。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,他的人生是失败的。但徐霞客伟大就伟大在,哪怕整个世道都在告诉他,你的人生方式是错的。他也没有屈从世俗,而是坚持己爱,从心而活。在游历的二十多年时间里,他遇到过无数的艰险,甚至好几次险些丧命。可他还是没有停下脚步,登顶了所有的名山大川,游历过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。大明十三省,他几乎全部走遍。在游历的途中,他坚持记录,写了二百多万字的笔记。这本笔记,就是后来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:《徐霞客游记》。徐霞客用一生告诉我们,人生的价值不应该仅仅被功名利禄所定义。你若是喜欢,可以去追寻心中所爱,可以去活出真实的自己,可以去做千千万万你想做的事情。要知道,人这辈子最大的成功,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。如果现实让你感到煎熬,你何不勇敢一点。麻木地活着,只是在蹉跎岁月,生命只有热烈地绽放过,才称得上不负此生。《明朝那些事儿》里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:在由强者书写的历史中,历来没有眼泪的位置。那些遇事只知道退缩、哭泣、抱怨的人,早已被掩埋进了历史的尘埃里。而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,无一不是承受了黑暗的岁月,经历了非凡的痛苦,最后才得以踏上成功之路。所以说,没有一个强者的人生,是一帆风顺的。遭遇风雨时,与其用眼泪去博取命运的同情,不如用血汗去书写自己的故事。当你撑过了所有艰难,你会发现那些路上遇到的坎坷,其实就是托举你走向人生高处的力量。点个赞吧,与朋友们共勉。作者:洞见CC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